為打造充滿愛的教育園區,建築師以幼兒的教育理念與需求出發,並通過兩個層面作為整 體規劃設計的主軸,即基於基地歷史文化以及周遭自然環境的考量著手設計。

本案位於台 灣竹北重劃區,配合都市綠帶空間及水圳文化之設計概念,融合至本基地之配置。整體設 計實現了「文化與社區串連」、「文化與生活環境教育」、「水圳文化路徑與幼兒園場域 空間營造」之結合。 每個設計細節都有利於幼兒園小朋友六大核心素養的培養,涵蓋了覺 知辨識、表達溝通、關懷合作、推理賞析、想像創造以及自主管理的培養 。

建築師本身從事學校建築設計多年,對於教育環境的需求 有著深厚的了解。為了啟發孩童的感官感受,落實聽得 到、看得到、摸得到的學習模式,而圍塑出鳥巢型的空間 量體。整體空間配置包含了:自然教學場域、健康活動場 域、藝術場域、健康活動場域、活動場域、食安教育場域 及生態教育場域,豐富的機能可說是一應俱全 。

一個優質的幼兒學習環境,對於幼兒在學前階段的生活與學習有著深切的影響力。因此,建築師不放過每一空間細節,致力於打造一個兼顧幼兒安全與健康,不失空間趣味性 的學習環境。從入口廣場引領小朋友進入學習環境前,特別運用色調、戶外及半戶外區創造出幼兒情緒轉換空間。從彩虹步道來到被和緩彩色大階梯環繞的中央廣場,以一棵 大樟樹為核心,自然光從樹梢灑進來,營造溫暖感,彷彿為孩童們掀開大自然的繪本。

一樓戶外設有生態農園,讓孩子們體驗種植 方面的樂趣。另外,校園的戶外敷地更被塑 造成自然生態區,以不同的植栽讓校園得以 在一年四季中呈現不同的氛圍。此外,建築 師還精心設計了讓孩子們得以探索自我及大 自然的樂趣、激發天賦與創造力的土丘及活 動區、沙坑遊憩區

基地原為農田,建築師以水圳的形體作為概念,打造出流線型、有機的建築量體。北向立面元素也特別運用了充滿童趣 的藍、黃、橙、綠四色樂高積木造型意象,十分吸引人。整體空間不僅從地板到牆面延續了色彩的運用,更帶出了明亮 與色彩感,透過空間美學的落實,促進幼兒的美感、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發展

幼兒園位於風的城市 , 建築師在環境控制上將微風引進,並運 用量體的設計手法阻擋季風的來襲。為符合幼兒的主題式教學 理念,校園設置了多元的活動場域,讓校園成為孩子的知識樂 園,以生態園區的概念將戶外營造成『活』的教科書,達到綠 生活的永續教育。靈活運用戶外與半戶外等中介空間的轉化, 落實共享空間的概念,促進交流,讓校園處處是學習角落